您现在的位置是 : 首页  >  贸易动态  > 正文

环球快播:伊和乌素苏木希日摩仁嘎查:聚焦党建引领新效能 擘画乡村振兴新画卷

日期:2023-02-14 18:02:56 来源:中国网 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希日摩仁,蒙语意为黄色的小河,位于杭锦旗伊和乌素苏木南部,总面积307平方公里,辖6个村民小组1261人,是“国家肉羊产业技术示范与成果转化基地”核心点,先后被评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、鄂尔多斯市民族团结示范村、旗级“基层先进党组织”和“文明嘎查村”,是伊和乌素苏木肉羊产业强镇建设重点村。近年来,希日摩仁嘎查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“第一抓手”,通过夯实基层组织、强化干部队伍、推动产业发展、提升治理效能,引领乡村振兴跑出“加速度”。

筑强先锋堡垒,点燃乡村振兴“红引擎”。一是实施发展党员“2+2”计划。嘎查每年至少培养2名积极分子,争取发展2名党员,不断优化党员结构,破解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。二是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。针对“一老一少一流动”三个特殊群体,创新了流动党员“线上学”、老弱病残党员“送学上门”等党员教育管理方式,确保学习教育“不落一人”。三是争创“最强党支部”。嘎查紧紧围绕“五强”标准,以提升政治领导力、全员战斗力、制度执行力、创新推进力、群众组织力“五力”为目标,建立健全年度嘎查班子成员考核机制和党员民主评议机制,2022年成功申报“最强党支部”。

强化队伍建设,锻造乡村振兴“生力军”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加强基层村干部队伍建设至关重要。一是选优配强村级班子。火车快不快,全靠车头带。按照能力强、素质高、结构优的嘎查“两委”换届目标,换届后村干部大学学历4人,35周岁以下3人。二是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。充分发挥嘎查班子带头作用,聚焦外出乡贤人才的沟通联系和本土人才的挖掘培养,定期更新嘎查乡村振兴人才库,目前,共有党员致富带头人4人、在外乡贤2人。三是严格执行村干部绩效考核、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,奖优罚劣,倒逼责任落实,全面推动村干部履职尽责。

发展产业经济,走出乡村振兴“致富路”。实施乡村振兴,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是第一要务。一是突出“因地制宜”,做好湖羊养殖产业大文章。希日摩仁嘎查立足本土资源禀赋和生态舍饲养殖产业前景,创新引进湖羊品种,从支书带头养,到村民联户养,到企业规模养,再到专家标准养,形成以什拉乌素湖羊养殖基地为中心、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高质量肉羊产业,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100万元,真正做到把党组织作用发挥与产业发展、增收致富结合起来,实现“支部有作为、群众得实惠、集体增收入”。2022年8月,国家肉羊产业技术示范与成果转化基地在希日摩仁嘎查顺利揭牌。二是聚焦招商引资,全力激活文旅产业“新引擎”。坚持党建引领,充分利用境内万亩马莲滩、摩林河水库等优质旅游资源,积极争取了2000万元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,投资400多万建设赛马场,打造沿路沿线节点造景3处,开设旅游牧家乐15户,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打造集旅游、观光、度假、草原生活体验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链,实现政府、村集体、企业三方互利共赢。

完善治理机制,画好乡村振兴“同心圆”。探索多种机制,提升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、主动性,使其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人翁、乡村振兴的受益者。一是按照“党群相邻、任务相当、方便管理、责任明确”的原则,以嘎查为“网”,将6个村组划“格”,为268户常住户定“子”,构建起三级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,聚焦疫情防控、矛盾化解、民政救助等事项,通过“人在网中走、事在网中办”,实现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镇、矛盾不上交”。二是大胆推行“积分制”管理制度试行工作,涵盖社会治安类、公益美德类、乡村建设类、奖励惩罚类等六大类81项积分,通过以社为单位,采取周打分、月汇总、一年一评选的方式,积分排名靠前的10%和靠后的10%的农牧户,进行表彰奖励和批评惩罚,积分制开始后,村庄治理变得更加和谐有序。三是提升自治化水平,对嘎查原有“一约四会”进行更新,建立“红灰榜”制度,制定完善村规民约,全面拓宽农牧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。

下一步,伊和乌素苏木希日摩仁嘎查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继续强化党建引领,全面实施乡村振兴,全力谱写“业兴、民富、村美、人和”乡村振兴希日摩仁嘎查新篇章。(供稿:扎娜、程科)

标签:
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