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 : 首页  >  贸易动态  > 正文

视频 | 鹿鸣乡间

日期:2023-04-06 16:48:33 来源:江西日报-江西新闻客户端


(资料图片)

江西新闻客户端讯(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童梦宁、凌瀚)夜深人静或晨昏之时,桃红岭山下乡间田野鹿鸣呦呦,令当地村民既幸福又烦恼。历经40余年保护,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(简称桃红岭保护区)生态环境越来越好,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,梅花鹿种群数量逐年递增。然而,保护区树高林密挤占了灌草空间,加之黄麂、野猪等草(杂)食野生动物泛滥,梅花鹿陷入“僧多粥少”、栖息地不断向保护区核心区外围延伸的困境,时常跑到山下的田间地头偷吃庄稼。

桃红岭保护区位于彭泽县境内,是我国梅花鹿(华南亚种)最大的集中分布区。经调查论证,保护区梅花鹿种群数量从1983年的60头,增加到2021年的624头,38年间增长近10倍,成功摆脱濒危灭绝的困境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对大熊猫、亚洲象等48种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实施抢救性保护,其中涉及江西需实施抢救性保护的有5种,梅花鹿名列榜首,备受世界关注。

梅花鹿系草食动物,山林中多种草本植物,灌木和乔木的嫩枝叶、果实,以及庄稼地里的禾苗、油菜、常见蔬菜都是它们的美食。

自古以来,桃红岭山脚下生活着数万居民,涉及彭泽县东升乡、黄岭乡、黄花镇等5个乡镇(场)30个村(1981年后陆续被划入保护区实验区),人与鹿生存空间重叠。近几年来,桃红岭山下村民需常态化巡护庄稼,以防梅花鹿等野生动物下山抢食。

近日,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在依法依规及遵循《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(2019-2028)》的前提下,江西将通过矮化灌木、择伐乔木等修复举措,降低桃红岭保护区林分郁闭度或植被覆盖密度,增加灌木、草本植物的受光面积,促进其自然更新,为梅花鹿提供更加丰富的喜食植物,维系梅花鹿种群正常繁衍和不断壮大。

“万物各得其和以生,各得其养以成”。江西积极践行中国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“有效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,共同守护地球家园”的庄严承诺,努力化解“幸福的烦恼”,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,让人鹿多些“幸福”,少些“烦恼”。

标签:
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