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 : 首页  >  贸易动态  > 正文

“沉泗之鼎 复现人间”,赵孟頫小楷《临黄庭经》现身引业界关注|世界新资讯

日期:2023-05-15 20:58:21 来源:文汇网

在中国书画史上,赵孟頫是承前启后的人物。他被称为“元人冠冕”,其绘画、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。也因此,近日现身的赵孟頫小楷《临黄庭经》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。

《黄庭经》又名《老子黄庭经》,七字或八字韵文,为道家讲授养生内修要诀的经典;内容包括《黄庭外景玉经》和《黄庭内景玉经》;两晋年间,新增《中景经》;现今习惯所称的《黄庭经》为《黄庭外景玉经》之简称。

根据年款,此卷小楷《临黄庭经》,系赵孟頫于大德六年(1302年)十一月三日任江浙儒学提举期间,在平江府(苏州)为其亲家束季博所临。彼时,赵孟頫49岁,同期书《吴兴赋》《玄妙观重修三门记》《三清殿记》,画《兰竹石图》《水村图》,传世亦有赵孟頫为束季博所书信札《致季博札》(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藏)。


(资料图片)

在“沉泗之鼎 复现人间”赵孟頫小楷《临黄庭经》特展暨学术研讨会上,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黄惇介绍,元大德二年春,成宗召赵孟頫写金经,是以往赵孟頫研究中常常被忽视的事件。这次写经活动中,赵孟頫既确立了自己文坛领袖的地位,也为南方士人保护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并使之在元代发扬光大,寻找到了有效的途径。其结果是,不仅使元代的书风为之一变,影响更贯穿了赵孟頫后半生的艺术生涯,此后他写经甚勤。

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大东透露,赵孟頫一生中写过很多次《黄庭经》。据赵友人龚璛题跋,当时赵孟頫在吴中奉命监铸国子监祭器,其间得到一件唐人钟绍京临王羲之《黄庭经》。

此卷即赵临写的自藏钟绍京本,卷后有一段题跋,是其在创作20年后所写,此后不到三个月,他就去世了。中年与最晚年书迹于一卷之作,很是少见。而题跋内容是一段书论,体现了赵孟頫书学思想。他总结临摹字帖的方法,要“欲肆不得肆,欲谨不得谨”,在自我发挥(“肆”)和复刻古人(“谨”)之间。两者孰轻孰重?“与其肆也,宁谨”,谨更重要。这段题跋背后,是他对当时书法风格的认识,肆和谨对应的是当时宋代书法传统和晋唐书法传统,赵孟頫更推崇晋唐的“谨”的风格。

嘉兴南湖学院中国金石书画研究院执行院长田振宇研究指出,用今天传世的《黄庭经》拓本来比对,可以发现赵孟頫在临写时较为忠实原本。

根据题跋和印章信息,此次现身的赵孟頫小楷《临黄庭经》曾经元代柯九思、明代无锡华夏真赏斋、嘉兴项元汴天籁阁、清代刘讷庵刘恕寒碧山房等历代名家递藏,也曾被丰坊《真赏斋赋》和李日华《味水轩日记》等记载。晚清民国时期,归绍兴收藏家张允中收藏,后流往日本,吴昌硕的朋友、西泠印社的日本社员长尾甲题写了外签。如今再度在国内面世,备受关注。

作者:李婷

编辑:王筱丽

责任编辑:邢晓芳

*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标签:

推荐